无标题文档
您好,欢迎光临益阳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今天是: 简体版 | 繁体版 | RSS订阅 | WAP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群导航 省厅主站 区县: 用户名: 密码:
 

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

 
局长热线:0737-4225142
传真电话:0737-4203236 
窗口咨询:0737-4209608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土资源业务 > 地环管理 > 地灾防治 >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益阳市安化县马路镇澄坪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4-07-21

  20147148时开始,安化县各地普降暴雨,截止1609时,全县23个乡镇降雨量均在150mm以上,其中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滔溪镇、江南镇、田庄乡、东坪镇、马路镇、奎溪镇、渠江镇、南金乡、古楼乡等12乡镇降雨达300mm以上,马路镇降雨高达475mm。此轮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导致溪河洪水陡涨,并引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各类地质灾害123起,全县大部分乡镇受灾,累计受灾人口达70万余人,紧急转移人口3.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其中因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80多万元。 

  截至17日下午5时,安化全县因灾导致8人死亡、11人失踪,6人受伤。全县房屋全毁89317间,严重损坏4361间,一般损坏614754间;农作物受灾与耕地损毁面积436100(其中稻田283500亩,旱土152600),成灾面积148500亩,绝收面积11660亩;公路塌方4000多处40万余立方米,损坏路基25公里,路面冲毁3公里,损坏人行桥、水泥预制板桥62座、涵洞25道,损毁渠道560处。  

  2014716下午,接应急中心通知,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益阳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组在李贵仁站长带领下,专家技术人员一行4人于当晚迅速赶到安化县,会同省地矿局四一四队在市、县国土资源局配合下对发生的部分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并指导应急处理工作。 

  调查组在听取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国土所所长对灾害发生的有关情况介绍后,立即对灾害体展开实地调查,并向当地政府及居民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详细情况,再通过现场踏勘、测量,及时将调查工作情况向应急中心进行了汇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隐患点位于安化县马路镇澄坪村梨树坪组,地理坐标:东经110°5549.3,北纬28°1625.4″。 

  灾害发生时间:20147167时许。 

  灾害规模:泥石流堆积物主要堆积于沟口,堆积区范围沿沟道长约400m,平均宽度约30m,堆积厚度12m,堆积物以碎块石为主(夹少量泥砂),最大块石粒径1.0m*0.6m*0.7m。泥痕高度3.4m 

  灾害情况:泥石流发生于2014716日凌晨7点左右,致使3人失踪,冲毁房屋415间,冲毁农作物10余亩,损毁公路路基100m,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 

  二、地质环境概况和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1、地质环境概况 

  1)地形气候条件 

  该区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山顶标高628.2m,山脚标高280m,相对高差348.2m。山坡坡度一般在3545°左右。 

  2)地质概况 

  泥石流物源由第四系残坡积层粉砂质粘土组成,源头为一中型滑坡。泥石流以滑坡物源及沟道侵蚀物源为主。本次已滑滑坡物源宽约70m,斜长约150m,平均厚约5m,方量约52000m3。加上沟底搬运及两侧冲蚀,本次泥石流冲出方量约60000m3。其中1号拦挡坝拦挡方量约20000m3 

  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1)自然因素:降雨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据当地雨量站资料,该区714日—716日降雨达475mm,降雨强度大,雨水的下渗不但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同时还提高了滑体的自重。 

  2)地形因素:该区地形条件对泥石流的形成极为有利,首先是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冲沟呈“V”字型,纵坡降1520°,地表残坡积层较厚,具备丰富的物源,容易产生滑坡,加上该区地形陡峻,汇水面积大,在强降雨下极易形成泥石流。 

  三、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该泥石流物源区仍有约10000m3的物源,在大暴雨作用下存在再次引发泥石流的可能,并且已实施的1号拦挡坝坝基已出露,且坝体已出现破损, 23号拦挡坝完全失去拦挡作用,在强降雨及暴雨情况下及可能再次爆发泥石流,将直接威胁沟体下方居民6121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5km村级道路的通行安全,潜在损失800万元以上 

  四、目前已采取的措施 

  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所相关人员正在现场组织抢险工作。 

  五、防治建议 

  1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划定危险区,确定专职监测员,禁止当地村民进入危险区围观 

  2)滑坡体后缘裂缝进行填埋,并加盖塑料布; 

  3填写地质灾害明白卡,做好应急预案,做好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并确保将地质灾害明白卡及预案表发放至危险区范围内的每户村民手中; 

  4)迅速修复或更换报警设施(广播目前已坏)。 

  照片1  泥石流堆积区 

 照片2  泥石流沟道 

   照片3  泥石流泥痕高度达3.4m 

  照片4  1号拦挡坝基础出现鼓凸变形 

  照片5  泥石流流通区 

  照片6  1号拦挡坝堆积体及泥石流物源区(滑坡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