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好,欢迎光临益阳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今天是: 简体版 | 繁体版 | RSS订阅 | WAP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群导航 省厅主站 区县: 用户名: 密码:
 

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

 
局长热线:0737-4225142
传真电话:0737-4203236 
窗口咨询:0737-4209608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土资源业务 > 地环管理 > 地灾防治 >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安化县城南区铁炉村五、六组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4-07-18

一、概况

  2014716,受强降雨影响,凌晨6:30左右,铁炉村五、六组交接处一山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3人死亡、3户民宅被冲毁。 

  应安化县国土资源局的请求,716日上午9时,我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赶往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编制了本应急调查报告。 

二、抢险救灾工作     

  据调查,716日险情发生后,安化县城南区铁炉村五、六组村民与村干部一起向当地国土所报告,国土所立即上报县、市国土资源局。与此同时,镇、村两级立即召开险情会议,研究布置落实抢险救灾工作,迅速转移了目前仍受威胁的房屋一栋(林仲管,家庭人员7人),设立警示牌,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716上午,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安化县国土资源局、城南区管委及国土所组织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四队专家赶赴现场进行灾害踏勘调查,制定并落实预警方案。 

  716下午4时,安化县国土局、城南区管委及国土所,以及铁炉村村干部会同414队技术人员再次赶赴现场进行灾害调查。 

三、基本灾情和险情

  经调查,本次泥石流地质灾害直接导致3人死亡,民宅3户被全部冲毁,死者及冲毁房屋情况分别为林仲春(男,60岁,冲毁房屋为木质一层结构)、谌香菊(女,63岁,冲毁房屋为三层砖瓦结构)、林栋梁(男,58岁,冲毁房屋为二层砖瓦结构),该三户常住人口均为一人。 

  灾害发生后,泥石流下方堆积区堆积物仍不稳定,将对过往行人、车辆及17人造成威胁(见照片3)。 

四、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

  据现场调查与分析,该点泥石流中心地理位置为:X=3138347Y=19519933(西安80坐标系),该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面积合计约3300㎡,最高点高程约200m,堆积区面积约800㎡,堆高610m,冲出方量约为0.64m3见图1)。按泥石流规模划分标准应属小型;按水源类型划分,属于暴雨性泥石流;从流体性质来看,属于粘性泥石流,按物质提供方式来看,属于滑坡泥石流。 

  泥石流堆积体以硅质岩、板岩碎块石、粘土为主,分选差,碎石含量3040%,块度10-50cm。从泥石流的堆积物特征、流域特征等特征分析,应属山坡型泥石流类型(见照片2)。 

五、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该泥石流发生区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一般为120-450m,相对高差100-350m,斜坡地势较陡,植被较发育。出露基岩为寒武系小烟溪组地层,岩性为炭质板状页岩为主,偶夹薄层硅质岩,产状120°∠50°,岩层倾向与高坡方向(近乎顺向)小角度斜交。由于构造运动以及物理化学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下,表层岩石的节理风化裂隙发育,并形成较厚的残坡积物覆盖层。从泥石流现场调查的情况看,成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形方面:(1)山体坡度30°~45°,局部60°,较陡;(2)沟床纵坡降较大(36°‰);(3)山体高陡,汇水面积较大,集中于冲沟排泄,汇集水量大。因而该山体地形利于降水和碎屑物质集中(见照片1)。 

  2、松散物源方面:(1)山体覆盖层厚度0.52.5m,局部达3m以上,以碎石土为主,碎石含量占3040%,胶结程度低,结构松散,多为板岩、硅质岩碎块石;(2)基岩为炭质板状页岩为主,中等风化,节理发育,易于碎裂分离,且为顺向坡,地形坡度较陡。因此,岩土体接触面为坡体主要的软弱结构面,雨水作用下容易出现滑坡,而滑坡将带动并汇聚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为进一步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条件(见图2)。 

  3、雨水作用方面:(1)连续的降雨使得岩体强度降低,地下水位升高,产生动、静水压力,土体孔隙水压力上升,同时土体的重量增加,加速滑坡的发生;(2)雨水沿着软弱结构面大量下渗、冲洗,使得粘土粘着力降低,甚至消失,使得土体稳定性大幅度下降。而近日,安化县城南区持续暴雨为滑坡产生及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起到直接诱发作用。 

  综上:该点为滑坡引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主要由于地形条件利于水及松散物源聚集,而直接诱因则为近期的持续暴雨作用。 

六、发展趋势

  据调查分析,该泥石流堆积区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遇暴雨可能引发次生灾害。 

七、已经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

  1、设立了群测群防点,落实了巡查监测人员; 

  2、编制了防灾预案,防灾工作明白卡,并发放了避险明白卡; 

  3、设立了地质灾害危险警示牌。 

八、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1、对该泥石流上方溪沟进行疏导,防止山溪水对堆积区堆积物的冲刷,将溪水通过截排水沟引导至东侧排出,建议将堆积区堆积物挖除,消除隐患; 

  2、在泥石流区后缘上方修建截排水沟,将山上来水截流,引导排出; 

  3、降雨期间,应及时撤离受威胁居民,主要为本点西侧的林仲管一家; 

  4、进一步加强巡查监测,发现新的变形迹象,立即汇报。 

 

     泥石流全貌        照片1 

 

  泥石流流通区        照片2 

 

   泥石流堆积区及冲毁的民房        照片3 

   

    

      
上一篇        下一篇
无标题文档